星期三, 二月 13, 2019

转载:强与弱的颠覆——《权力与荣耀》与《沈默》书评

强与弱的颠覆
——《权力与荣耀》与《沈默》书评

作者:陈韵琳

原载:心灵小息




 




   到底怎样的行为配称 为强者,什么叫做拥有权力呢?人类历史谱写的种种,无非是权力的争取与被迫放弃的过程,因为拥有权力,金钱与美女...便随之而来,人便称之为强者。历史 是记录强者的历史,人生是追逐强者的人生。没有人干於让自己的人生、让自己民族的历史,变成弱者的人生,弱者的历史。

 基督教信仰的 核心人物耶稣,在初开始传教时,即面对一剧烈的挑战:撒旦说要把世界一切荣华富贵给耶稣,要使耶稣成为王中之王强中之强者,但耶稣拒绝了。耶稣传教过程中 曾经是个强者,有呼风唤雨的能力,公开挑战当时犹太族群的意见领袖。但走上十字架却成为他的不归路,钉在十字架上时,还被人质疑:「为何不用呼风唤雨的能 力,让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?」当人们凝望他十字架上的牌子:「犹太人的王。」当罗马官府重要权柄握持者问耶稣:「你是王吗?」并没有人意会,耶稣的十字 架,将要挑战历史挑战人生所谱写出来的「强者」概念。

挑战「强」「弱」定义的信仰

 正因为耶稣走上十字架,是信仰的核心,也使人或一国民族与基督教信仰遭遇时,一定会出现强烈的冲突:「我要选择哪一种强者概念?」因此非常多世界级的文学作品,都企图探讨个人或国家的价值体系,与基督教信仰正面相遇时,出现的「强」与「弱」的矛盾冲突。

 我这篇文章,就是在探讨两部世界级的文学作品:英国作家葛林(Graham Greene)的「权力与荣耀」以及日本作家远藤周作「沈默」,这两部文学作品,探讨基督教信仰与两个「强者文化」——马克斯与日本——相遇时,分别出现的冲突。



  














   葛林的「权力与荣耀」一书,背景是发生在南美一小国家里,这国家长期以来受天主教(即广义的基督教信仰)的洗礼,直到国家改走马克斯路线,认为基督教信仰 是催眠人心使人心软弱的宗教,因此是竭尽所能的打压逼迫。主政者采用的方法,一是把神父全数驱离,一是逼迫某些胆怯的神父娶妻,无所是事的活著,成为百姓 笑柄,最后就是凡私下偷偷信仰或执行信仰仪式的,格杀勿论。在这强烈逼迫下,仍有最后一个神父,边流亡边到各村庄聆听百姓的告解为他们举行弥撒,直到被抓,与主政者警长正面接触最后殉难。

 远藤周作的「沈默」,则是叙述十六世纪的日本,因某些政治上的不愉快,认为过去的天主教传教士 根本心怀不轨,想要侵占日本土地窃取日本政治势力,因此开始驱逐打压,(这跟明末清初曾有天主教到中国传教,最後却因涉入清朝政治,被要求全数撤退,从此 中国闭关自守情况类似),他们作法跟马克斯政权很类似,就是凡发现日本百姓偷偷信奉天主教,一律迫害直到惨死。就在这恶劣局势下,「沈默」记载一个仍偷渡 到日本的传教士,与政治势力相遇的过程。

 光看主题,会发现葛林与远藤周作的小说主题,几乎是异曲同工。但是,南美这长期信仰天主教,最後走向马克斯,与日本这长期受儒家思想影响,又信仰佛教的文化背景,有根本上的不同。因此传教士在与政治势力相遇时,要处理的难题也就完全不同。


马克斯之强与日本之强

 南美国家在长期贫困的处境中,与马克斯主义遭遇,立即视其思想为一切解释的原则,包括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,以及对任何宗教的排斥。这麽快速接受马克斯主义,当然是为著要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世界的强者形象。

  葛林用「警长」这个角色来表现当时南美很多人的心声。葛林如此描述:「......他要根除一切令他不幸的童年的种种,他要催毁一切,不留任何记忆...新一代 儿童的记忆将是崭新的,一切不再会是过去的样子...。」在他这样的想法中,铲除教士,就是铲除不幸的根源。为要彻底根除教士,他向政府首长要更多的权 力。Power!他用权力发布一个最恐怖的命令:「每个村庄留一人质,一旦发现村庄窝藏过教士,人质立即枪决。」

 警长成为攸关人命的审判者、最有权力的人,教士变成流亡者。他去任何地方休息,都会造成爱他的人致命的结果。不只没有权力,他根本一无所有。

  远藤周作的「沈默」中,权力则掌握在政府代表名叫「井上」的人手中。对天主教的厌弃不仅是因为过去天主教传教士错误的决定  在日本拥有殖民地,让政府无 法辖管殖民地,造成权力的对恃,也因为日本文化一如中国文化,宗教只能依附於政治,永无法成为制衡政治的的势力。而天主教却宣称上帝比天皇更大,无疑是在 挑衅著日本天皇的权力。

 井上一样在握有权力的过程中,竭尽所能的迫害信徒,驱逐传教士,最後则用惨无人道的逼迫方法,驱使教士成为 「叛教者」  用脚踏耶稣的圣像  不仅屈辱了信仰,屈辱了信徒,也让信徒疑惑著自己坚持信仰的意义。而井上也一样的,迫使教士弃教过程中,不是让教士的 肉身受苦  因为他知道教士承受的住  他是让信徒在教士面前被凌迟,让信徒痛苦的声音传入教士耳中,受苦的脸孔刻进教士眼底,而教士却有吃有睡没有任何 痛苦。这成为教士最惨烈的刑罚,摇撼著教士的意志力!


信仰遭遇软弱,便挑战爱与怜恤

 葛林与远藤周作不仅写强,也写软弱。葛林笔下的教士,遇到一个混血儿。混血儿一出现,教士就有预感这混血儿会出卖他以得赏金。这混血儿一直苦苦追踪著他,造成教士内心不知多少 挣扎。混血儿一方面呈现出一个渴望告解,渴望被上帝怜恤的小人物,一方面却常常在眼神中不知不觉的流露出贪婪与卑鄙的内心世界。教士不想随便把一个人视为 卑劣之人,加上混血儿也一再的说:「我只是需要上帝,你却不信任我!」一再造成教士良心的不安。教士欲摆脱他却一再不成功。 

 在这 整个与混血儿一路逃难的过程,渐渐的,混血儿变成挑战教士信仰的象徵。教士跟自己说:「为了善为了美,为了家庭或子女或文明而牺牲是件极容易的事,但为死 掉的心和腐败而牺牲,却需要上帝...基督也为这个人而死,我怎能以骄傲,欲望和怯懦来哄骗自己,以为自己比那混血儿更值得基督的死?」

  沿路的不断挣扎,最终教士战胜了。他把自己唯一逃命用的驴子给了混血儿(因为尾随教士途中,混血儿得了病,需要就医,但教士却不能进城),让混血儿可以就 医。混血儿一再问教士:「你想遗弃我对不对?」教士以行动证明,他战胜仇恨选择爱,他把自己遗弃在荒凉的树林里,以双足奔赴更加危险的逃命之旅。最终,他 还是被混血儿出卖。


 远藤周作的笔下,则是出现一个也一样让人憎厌的小人物「吉次郎」。吉次郎渴望信仰,却极度胆怯,每受逼 迫,立即叛教,但又巴望著上帝的怜悯,因此一直尾随教士不肯离开。但更糟糕的是,官员很善於利用吉次郎的胆怯,他们只要一吓唬,吉次郎一定就密告。吉次郎 是个连官员都懒得取其性命的小人物。

 吉次郎密告,导致教士被抓,信徒被逼迫。吉次郎却可怜兮兮的尾随教士被官员带来带去的足迹,他 渴望被教士确认他还是值得上帝怜悯的人物。吉次郎曾激动的跟教士说:「茂吉(受逼迫致死的信徒)很坚强,可是我天生就是懦弱的人阿。....如果我不是生 在这迫害的时代,我也会是一个好基督徒...」。

 最后,教士一样战胜了自己。「耶稣所寻找的,不是像患了血漏的妇人,就是如被扔石 头的娼妇般毫无吸引力一点也不美的人。喜欢有吸引力的、美的东西,谁都能办的到。但这不是爱。不舍弃已褪色,如褴褛般的人和人生,那才是真正的爱。」因此 教士最後答应了吉次郎的要求,听了他的告解,也为他祈祷「你安心去吧!」,让吉次郎知道自己已得到全能上帝的救赎。

 「谁又能知道,弱者一定不比强者痛苦呢?」教士对自己说。

最深的软弱中生出最大的勇者

 其实信仰中最大的、与软弱有关的挣扎,不是去悲悯原谅别人的软弱,而是深刻的、痛苦的去与自己内心深处的软弱相遇。

  葛林的男主角教士,在国情未改未遇逼迫之前,是个努力要往上攀升,达到有影响力的主教位份的人,他有才华,也被人看好。曾几何时,他却逐一失落著他的过 去。他逃亡,冀望信徒的同情以有顿饭吃,有落脚休息之处。他在不知明天会如何的恐惧中,拿作弥撒用的酒来猛灌以麻醉自己,却又在醉态朦胧之间,与一个女人 生了孩子。曾经,教士认为信徒应当庇护他,终究他是国中唯一的、最後的教士,他对信徒是有用的,对信仰也是个见证!但是,一次又一次的软弱犯罪,使他自信 心全无,他开始怀疑,信徒以自己的性命来拯救教士的性命,到底值不值得?

 但是他内心深处的软弱,却促使他终於真正的爱上这块土地上的百姓。他从他软弱的永恒刻痕  私生女身上,竟生出最平凡也最伟大的、过去从未曾拥有过的、为人父母的深情。这爱阔延到百姓。

 百姓不再是他攀升的楼梯,他看百姓,一如他看他的私生女,是个个需要爱需要救赎的上帝的子民,只要百姓还需要上帝,他就应当与他们一齐受难。 

 因此,这个自负骄傲一点点被磨光的教士,终於不再自认他非得要「活著」以见证信仰。他丢下他最後一点记录过去辉煌历史的公事包,虽逃出这逼迫他的国家,却又毅然决然的返回他委身的土地,选择尽管被混血儿欺骗,却有可能救赎一个强盗的教士职责,终於赴上受难之旅。


 远藤周作所描述的教士,也在受迫害过程中经验到内心深处最大的软弱  他无法原谅上帝,因为上帝容许百姓受苦,却不发一言,上帝竟然沈默。他对上帝的沈默无法容忍。

 直到他最後终於忍受不了信徒为他承受这麽大的苦难,抛弃「作日本国最後一个教士」的骄傲、自负、自尊,决定「脚踏圣像叛教」,就在那一刻,他体会到信仰中更深更深的含意。

  「圣像中的那个人,由於被许多人踏过,已磨损、凹陷,以悲伤的眼神注视著教士,从那眼中,有一滴泪欲夺眶而出。那张脸默默的却温柔的凝视自己,似乎在说: 『你痛苦的时候,我也在旁边跟著痛苦,我会陪伴你直到最後...』那是从未有过的鲜明的形象,是痛苦的基督!忍耐的基督!...『我是为了分担你们的痛苦 才背负十字架的』」

  教士终于体悟,真正的苦难已容不下任何言语的安慰,只能用陪伴受苦来表明其悲悯。当上帝在苦难中沈默时,是因为 以自身的苦难在陪伴,就是耶稣上十字架的那日,大声喊著说:「我的神我的神,你为什麽离弃我?」真正苦难的陪伴,是沈默著的,沈默但一同受苦。

  因此教士在脚踏圣像弃教以後,语重心长的说,现在我所认识的上帝,已经跟过去在台上光荣辉煌的被演讲、被宣告著的上帝不一样了!

真正的权柄从舍己的爱中产生

  剧情发展到最後,葛林与远藤周作都点出基督教信仰中十字架的核心:真正的强者,是甘于接纳卑微的甚至是卑鄙的小人物,卑屈的与 小人物认同,与他们一齐承负苦难。

  这就是耶稣拒绝权势与荣华富贵,走上十字架的奥秘。安慰悲苦人间的,永远不是必须高高仰望的强者之尊,而是无华严美容,受苦的耶稣。耶稣最後以其对死亡的 战胜,成为真正的王者, 因此揭露一个莫大的盼望:「受苦、被遗弃,不是永恒的浩劫。与基督连结,将继承至终战胜死亡的王者之尊!」

  警长把他所有的斗志全放在逮捕教士这件事上,当教士最後终於被抓,两人一席谈话,警长说:「现在国境中没有教士了!富人就是我下一阶段的敌人!」教士说: 「抓富人,目的是什麽?」警长说:「让我的下一代变成富人。」教士便说:「你的逻辑真奇怪!如果我有敌人,一定是因为这敌人让我痛恨!那我就不会让我的下 一代变成他们!而且等有一天,这国家所有的人都变成富人了,你再来要作什麽?」

 教士的确说中心事。就在教士被枪毙的那一天,警长心 中升起很大的空虚感,一种不知还要跟谁战斗的空虚感。警长的强者形象,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竖起敌人并战斗得胜的行为轮回上。他以为自己是在为小人物奋 斗,其实,小人物从来没有一次真正的走进他心中,他太「强」,是小人物根本无法高攀的!警长在小人物中的形象是一把枪,让人惧怕只敢遥遥观看。

  教士被枪毙的当天晚上,下著大雨,一个偷偷信仰上帝的家庭的大门,响起一阵阵的敲击声,这家庭的孩子跑出去开门,发现是一个陌生人。孩子不安的问:「你是 谁?」那人说:「我必须见你的父母亲...」然後附耳对孩子轻轻的说:「我从别的国家来的,我知道你们国家的处境,所以我决定进来你们国家。我告诉你,我 是教士!」孩子立即跪下吻教士的手.....。

 葛林透过这最後一段,告诉读者上帝绝不弃绝紧紧抓住上帝的人,也泄露上帝「差派」使者的神秘旨意:这就是宣教士会浪迹天涯的奥秘。除此之外,葛林更说出基督教信仰的权柄传承是如何产生的  是透过一个个心甘情愿舍己,与卑微小人物一齐受苦的人传承下去的。


 信仰的权势永远不是政治的也不是强者的权势,而是受苦舍己之爱中产生的权势。拥有越多权势之人,是越多知晓也身体力行「舍己之爱」的十字架奥秘的人!这就是葛林将书名取为「权力与荣耀」的用心。


  至于远藤周作「沈默」,结尾部份就相当艰难隐涩,原因是身为日本人深处於日本文化当中的远藤周作,比葛林要触碰的信仰议题,又多了一层文化性质的挣札。限 於篇幅,我这次暂且不谈,或者以後有机会,我光就远藤周作的两本书「沈默」与「武士」,来深究远藤周作的,也是中国的台湾的信仰难题吧!